题记: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 祭
作者:张中林
民族是公,国家是公,人民是公,道义与真理是公。终于,今天这个公祭就在南京。为一座城,为3000万无辜的生命,为3000万我同袍的在天之灵。
公祭,这个词对我们如此陌生,如此沉重。它是中华儿女心中的疼痛,心中的抗争,心中的不平,心中的沉默与雷鸣。
公祭,这是千百年民族历史上最沉重而庄严的仪式,不是为一个帝王将相,而是为了这么多平凡的生命;不是为了一个朝代的历史反省,而是为了敲响民族悲剧的警钟;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唤醒和平;不是可怜的舔拭自己的伤口,而是浴火重生,昂首挺胸,以伟大中国的名义,向世界证明,向天地发声。
侵略者的罪恶是不能抹去的,杀我同袍的那一场噩梦不能就此风平浪静。历史不是一群人的戏说,事实不是信口雌黄的辩争。那一片片被铁蹄践踏过的国土,那一声声被惨遭屠戮过的悲鸣,都深深烙在民族的记忆里,化作咆哮的江河,嘶鸣的长风。
一个充满强盗与幽灵的世界,它让我们永远睁着警惕的眼睛。一个弱肉强食的人间丛林,它让我们永远准备好保家卫囯的斗争。我们无法阻止历史重演,但我们可以掌握历史的主动;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影响世界的进程。决定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赢得未来的不是强势而是强盛。
公祭过后,就让我们踏上征程,去追逐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强国梦,强军梦,复兴梦!
【作者简介】
张中林,诗人,文化学者。曾任中央电视台栏目总监、中国红十字爱心企业联盟秘书长,荣获全国首届青年十大杰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