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为推动我国科技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将于10月全面拉开帷幕,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5个国内省份和法国、巴西等5个海外国家开展约60场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据介绍,2025年“开放合作月”活动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以“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为主题,联动国际科技组织、地方政府、全国学会及地方科协共同开展,设置四大板块交流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公平包容的国际舞台,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
其中,“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板块主要包括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中国科协牵头主办的重要国际科技会议;“科技引领未来发展”板块包括2025年国际生理学学术大会、第十七届国际毒理学大会、第十六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等20余场专业学术会议活动;“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板块则汇集了中美青年科学家交流、汉俄翻译大赛等10余场多双边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创新促进文明互鉴”板块主要包括在华发起设立的国际科技组织、科学计划在中外举办的近20场交流活动。
刚刚过去的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截至目前,各地共组织各类重点科普活动50余万场,300余万名科技工作者投身其中,在全社会掀起了广覆盖、高质量的科普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00多家全国学会组织前沿科普活动,1000余家高校星火馆面向公众开放,46家中央企业科协、96家企业科协联合会、225家国家级科技园区科协及地方园区科技企业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近30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