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生活常识课”
发布时间:2025-07-10 14:26:45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054次

  医保报销、租房合同、就业求职、人际关系等,都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一项调查显示,89.27%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生活类常识课程。

  现实中,不少学校推出了法律通识课、理财课、健康素养课等生活类常识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常识,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在专业教育日益精细化的今天,生活常识课程的独特价值愈发凸显。特别是,传授就业合同、反电信诈骗、租房安全、金融风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知识,能帮助大学生更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适应过程。

  生活即教育,但不是所有的事项都值得纳入教育体系。让生活常识教育落地生根、发挥更大功效,必须在课程设计、师资建设、综合评价等方面下更大功夫,避免教学内容简单化、课堂教授虚空化。比如,建立“理论+实操+案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引入校外专家、企业人力主管等实务力量,创新考核方式、避免陷入传统笔试窠臼,等等。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常识课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贯通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桥梁,是促进人才全面成长的必需。期待更多高校完善课程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成长之路点亮更多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