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京广铁路全线开通运营10周年。时间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它见证了祖国一步步迈向交通强国的步伐。十年的时间,京广高铁从开通运营到一步步升级完善,踔厉奋发,把祖国的大好河山,串联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架起民生福祉的桥梁,全力以赴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从华北平原到黄河、长江,从富饶的洞庭湖到温柔的珠江,一路风雨不息,奔腾不已。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高铁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会迅速被人们接受。从现金刷卡购票到扫码支付购票,从人工检票到自助检票闸机,从磁介质车票到全面电子客票,还有12306互联网订餐配送,“互联网+”让旅客畅享智慧出行……放在若干年前,你会相信动动手指,就会完成吗?以前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现在可以说走就走,这就是中国高铁十年蝶变,带给人们的惊喜。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全线常态化按时速310公里达标运营,平均每年运送旅客超1.6亿人次,成绩振奋人心,2022年6月20日,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速度惊艳世界。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不可缺少的硬件基础。京广高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长江中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物流动起来,经济活起来”,一条铁路减少了各城市之间、各区域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有效形成了资源互通、机遇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圈”。当核心城市被串联在一起的时候,竞争合力会成倍增长,一加一的效果远远大于二。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始终贯穿铁路发展的主线。民生出行改善是新时代交通发展进步的明显标志。十年来,随着列车硬件的升级,铁路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升级”,让人们于“速度”中感受“温度”。推广静音车厢、新型票制、铁路畅行码,增设第三卫生间、扫码出纸,进站流线改造,增设玻璃幕墙,布置绿植扮靓候车室,细节处的温柔,充盈暖着每个旅客的行程。增设的反向进站闸机,让站内便捷换乘提速换挡。车站与公交、地铁、出租等建立沟通机制,安检互认,接力服务旅客,有效减少换乘时间,让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这些看似不大的举措,却“暖人心”“接地气”。
十年来,乘坐高铁出行的旅客飞速增长。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铁路部门适时推出的“高铁+旅游”“高铁+智能”“高铁+文化”等特色服务,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赵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