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又有窨井害人。
几天前,重庆市綦江区一小区内,一名12岁的男孩掉进窨井中,因伤势严重不幸离世。据媒体报道,事发窨井有10多米深,无井盖防护。遇难的孩子晚间在附近玩耍,不慎掉入,发生悲剧。
本该盖严的窨井,竟然成了害人的“黑洞”。城市之中,窨井数量众多,有的年代久远、位置偏僻,缺少防护的井口还容易被野草或杂物遮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窨井害人事故时有发生,大多因为无井盖或者井盖破损没有被及时发现、处理。这折射出一些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有权属责任不明晰、巡查维护不到位、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小小井盖,直接关乎群众生命安全。为避免窨井害人的事件再发生,每个城市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提升治理水平,对症下药,医治顽疾。
要明确管理责任。窨井不但数量众多,种类也很繁杂,其权属、管理、监督往往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和管理主体中。因此,必须结合功能和地域清晰划分责任归属。只有责任明确,才能督促各单位建立和完善窨井盖处置机制。要强调的是,物业服务企业根据业主的委托,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包括小区窨井。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负责小区窨井的日常维护、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要加强巡查维护。管理主体要承担起管理责任。落实责任要靠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巡查、维护。要建立起统一的巡管机制,安排专人专岗,定期定点对窨井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井盖缺失、损坏、凸起、下陷等问题。一些废弃窨井应及时回填,避免对行人造成风险。
此外,还可以尝试利用新技术补齐管理的短板。过去,一些偏僻的窨井盖被盗或缺损,仅靠人力巡查很难及时发现。现在,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井盖进行改造,如加装监控预警装置,结合智能终端平台实时关注井盖的状态和去向,一旦缺损马上预警,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处置。
安全无小事。期待更多地方重视窨井风险并行动起来,守护好群众“脚底下的安全”,让城市成为大家安心、放心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