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000天 黄金大通道铺就繁荣路
发布时间:2024-08-30 21:24: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626次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是连接中老两国的“黄金线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营运以来,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截至2024年8月29日,这条“黄金线路”已正式运营1000天。

它不仅加速了沿线周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丰富了跨境运输货物品类,促进经济贸易往来,更有力带动了沿线经济园区的发展,推动各类产业的扩能升级,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客货运量齐增,“黄金线路”出彩

国铁昆明局8月29日的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千日以来,其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客,累计发送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全线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多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多万人次。

其中,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58列,最高峰时单日发送旅客达9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8列,累计发送旅客633.6万人次;自2023年4月13日开行以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达113.9万人次,共计服务了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成为中老沿线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有效促进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也为区域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货运方面,得益于中老铁路高效的物流体系和便捷的通关服务,开通运营1000天,货物运输总量突破4300万吨,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主要城市。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4列;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900多种。

优化服务体验,提升出行品质

通过调整列车运行图,国铁昆明局优化查验、通关流程,缩短了旅行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全程停靠站点由8个车站增至10个,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100%、终到正点率99%。北京、成都、重庆、广州、南宁等地,采用“国内旅游专列+国际旅客列车”的模式,先后多次组织中老跨境旅行团前往老挝。坐着动车畅游老挝和中国云南,成为最便捷的方式。

同时,在国内段沿线车站设置了国际旅客购票的“专门窗口”,提供无干扰服务;列车上配备语言翻译设备,提供中、老、英三种语言旅服信息和广播服务;可用手机扫码座位扶手上的“昆铁+”二维码,实现列车点餐、正晚点查询、中转换乘导航、商务候车预约、云南特产购买等服务。

记者获悉,国铁昆明局持续创新货运服务模式,累计开行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和一站直达特点的“澜湄快线”货运产品1400多列,大幅压缩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先后开行“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果蔬冷链专列,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

在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投用万象南换装场,实现中老泰铁路互联互通,累计换装货物387列、集装箱14326标箱。完成磨憨铁路口岸提质扩能改造,加强中老海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行快速通关和转关模式,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黄金线路”带动,促进区域经济

中老铁路串联起昆明、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等旅游名城,沿线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据云南省旅游部门统计,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接待游客3407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4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实现连续3年增长,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老铁路这条便捷的物流通道也为农产品、工业品等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运输水果超20万吨,运输蔬菜超5万吨,运输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超1万吨,推动沿线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据统计,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在货运装卸、物流、安保、保洁等方面已累计招聘使用沿线地区数千人,间接增加就业岗位十余万个;老挝籍员工在中老铁路运营及维保工作中占比近60%,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