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锚定“50亿千瓦”新目标
发布时间:2025-10-21 19:53: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admin  点击:1774次

“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

10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上,全球1000多家风能企业的代表联合发布《风能北京宣言2.0》,明确了上述风电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

“我国风电产业基础扎实,市场空间广阔,创新活力充沛,发展前景可期,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风电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科学编制“十五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加快研究出台深远海海上风电有关规划文件和管理办法;推动风电集成发展,不断拓展“风电+”模式。

2020年10月,同样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这一场合,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保证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事实上,“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速度远超当年预期。2020年至2024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量超过6000万千瓦。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亿千瓦,和2020年相比实现了翻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大容量机组、叶片长度、轮毂高度均创出全球纪录,技术进步推动风电投资建设成本持续下降。

今年9月,中国刚刚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明确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为此,《宣言2.0》提出要锚定国家自主贡献,实现50亿千瓦风电装机。

《宣言2.0》提及,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源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潘慧敏透露,下一步将坚持本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并重,加快推进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同时,坚持远近结合,规范有序推动省管海域的海上风电开发,推进我国沿海11个省份海上风电规划实施,稳定海上风电发展的基本盘。

“‘十五五’是中国风电步入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期待国家主管部门加紧完善体制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真正适应高比例风电的市场机制,借助市场化手段促进风电发展。”《宣言2.0》倡议。

潘慧敏表示,国家能源局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保障新能源项目基本收益为出发点,推动机制电价更好落地,推动地方加快出台实施方案,合理设定各类边界条件,妥善处理降电价和稳收益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合理防范市场的负面效益,积极引导推动构建适应新能源特性的电力市场机制和规则。广大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科学的交易决策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

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式变革之下,风电集成化融合式发展也受到重视。据了解,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积极推进风电和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创新,积极推动风电制氢实现商业化突破,推进风电与海洋牧场、海水淡化等多元化融合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扎实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