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赋能 新材料产业助力工业绿色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07 16:18: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admin  点击:1205次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新材料专题活动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具备更好发挥比较优势、承接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条件和空间;同时,内蒙古持续创造又绿色又便宜的电价,助力新材料产业实现低碳、零碳发展,可带动工业绿色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在会上说,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以包头硅、稀土新材料以及通辽铝基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正快速发展。未来,内蒙古要立足资源能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等,统筹谋划有色金属、稀土等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副厅长杨茂盛介绍,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突出表现为三大特点。

  一是资源富集。内蒙古已探明矿产资源149种,其中57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三。稀土、铅、锌、石墨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锗矿、锡金属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二位;锂矿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四位;铜金属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五位;高铝煤资源量237亿吨,折合氧化铝24亿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正逐步实现产业化。

  二是能源充足。内蒙古煤炭产能、电力总装机均居全国第一位。新能源供应充足,风能、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新能源装机、新能源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装机规模,达到1.35亿千瓦;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量将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三是政策叠加。内蒙古是我国唯一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省区。同时,内蒙古有大量低成本土地资源,近些年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积累了大量土地指标。

  杨茂盛说,内蒙古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新材料产业,且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稀土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稀有金属材料、碳基材料、锂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发展潜力巨大。

  他说,在稀土材料方面,内蒙古重点承接高端磁性材料、高性能发光及光功能材料、高环境适应性固态储氢材料、高纯稀土及靶材等高端基础材料,以及稀土永磁电机、镍氢动力电池、大型储氢储能装置、纳米抛光液、催化剂、闪烁晶体等终端应用产业。

  在有色金属材料方面,内蒙古重点承接电解铝、再生铝,以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空调和电池用铝箔、航空级铝厚板等高端铝深加工产业;铜材料领域承接电解铜以及铜杆、铜线、铜丝、铜箔等高端铜深加工产业;铅锌镁材料领域承接铜锌合金、镁合金、镁基储能材料等合金产业。

  在稀有金属材料方面,重点承接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电池组件、锂电池生产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锗材料领域承接高纯锗、合金、型材、光学材料、光电子材料等产业。锆材料领域承接工业级、核级海绵锆、工业锆、核级锆以及晶条锆、半导体材料等产业。

  在碳基材料方面,内蒙古重点承接针状焦、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特种炭素材料、煤基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富勒烯、高性能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碳量子点、碳纳米管/线、金刚石、碳基半导体衬底等新材料产业。

  在高分子材料方面,内蒙古已形成氟硅化工、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等高分子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等地,现有企业33户,产能1060万吨,。

  杨茂盛表示,内蒙古未来还要推出更多产业性政策举措。对于技术改造项目,按照当年技术改造设备投资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贴息补助;对投资5亿元及以上且竣工投产的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按照实际贷款利息的30%给予一次性贴息奖补,单个项目最高奖补500万元;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中小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