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像普通眼镜一样轻便,VR头显的画面清晰如真实世界,手持夜视仪、户外望远镜在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这些场景的实现,都离不开一项关键技术——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
近日,在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未来产业领军企业”榜单中,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兆光电”)榜上有名,其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引领优势,在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
国兆光电是脱胎于中国电科五十五所的高科技企业。自2019年独立运营以来,其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已经完成多项成果转化。
硅基OLED显示技术是一种通过有机材料在电场激发下自发光的显示技术。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核心结构由多层有机半导体薄膜组成,每个像素可独立控制发光,无须依赖传统液晶(LCD)所需的背光源。
简单来说,它融合了OLED的自发光特性和半导体硅基板的精密控制能力。这种特性使得由它制作的显示屏不仅更轻薄、更省电,而且可同时满足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及长寿命等严苛指标要求。
国兆光电总经理杨建兵介绍,与LCD和普通OLED相比,他们研发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产品,集成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宽,更适合在智能穿戴产品中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整个科技创新发展大链条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成败。
2015年,中国电科五十五所微显示研发部研发团队的第一款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样机问世,并在第二年凭借首款高分辨率单色高亮产品及其扎实的技术积累,在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和“直通卡”特权。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痛点,团队开始探索全链条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子、新模式,成功掌握了硅基微显示相关核心技术并布局建设了完整的研发平台和初步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的中试线。
2019年,中国电科五十五所领投成立了国兆光电,正式开启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国兆光电成立初期,工艺稳定性问题成为产品良率提升和量产的瓶颈问题。杨建兵介绍:“以硅基OLED阳极工艺为例,电极表面状态和形貌直接影响器件性能,工艺不稳定会导致显示质量波动和光电特性偏移,成为产品可靠性的关键瓶颈。”
为突破这一难题,让技术指标更优,产品更快走向市场应用,公司决定多管齐下:一方面建立关键工艺监控机制;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专项攻关电极工艺等核心技术;同时快速构建覆盖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团队,为持续提升工艺稳定性提供保障。
目前,这一技术优势已转化为丰富的应用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户外观察等多个领域,如数码相机取景器、智能眼镜、手持夜视仪、户外望远镜等。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国兆光电不仅实现了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的自主可控,更探索出一条“科研—转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随着AR/VR、工业元宇宙等的崛起,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将持续“点亮”更多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