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真真切切;转化红利激励干劲,实实在在。”近期,在空军工程大学举办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奖励发放仪式上,某科研团队负责人李小刚表示,他所在团队申报的3项科技成果已全部完成装备化运用,每名成员都享受到了奖励。
作为全军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试行试点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迅速响应军委相关部署、积极制订试点方案,打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渠道,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工作。
截至目前,该大学已成功转化2批6项科技成果,收益超过650万元。空军工程大学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作为全军首个开展装备类项目转化的单位,打通了成果转化链路,有效带动全军各单位开展成果转化工作。
“科研成果进入军工企业装备研制链、生产链,推动部队装备发展、生成新质战斗力,是每个军队科研工作者努力的目标。”该大学下一批科技成果拟转化项目负责人王甲富表示。
为推动科技成果高效安全转化,空军工程大学搭建了与军内外一流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实施专项创新计划、投入专项经费扶持青年教员开展自主科研,大胆尝试学术团体白名单。此外,他们还进一步出台8项科研项目管理规定,下放科研经费审批权限等举措,持续加大科研绩效发放比例。
当日,空军工程大学与中国融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三批成果转化委托意向书,这也预示着更多的研究成果将走出象牙塔、走出实验室,转而走进装备、走进部队,切实将军队科研创新力转化为新质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