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慧医养十件大事》:相关领域探索和实践走向深入
发布时间:2023-07-22 13:00:5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5503次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2022年是中国智慧医养稳步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在智慧助老、适老化、能力建设、标准规范方面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地方政府、头部企业都有了很多新的探索和实际的行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7月2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总结智慧医养领域的发展现状。

近日,《2022年智慧医养十件大事》正式发布,这十件大事由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智慧养老50人论坛、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分会联合评选。左美云及其团队已经连续八年针对智慧医养领域发布报告。包括:

1. 国务院2月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设置了智慧助老行动;5月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要求构建统一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2.国家卫健委3月发布《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要推动区域医疗和养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

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月发起成立我国首个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联盟,数据显示,市场主流国产手机均具备无障碍模式或极简模式。

4.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6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2022年“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要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切实帮助老年人提升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5.工信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卫健委办公厅11月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包括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两大类。

6.《智慧医养研究动态》百期发布庆典成功举办, “智慧医养研究动态网站”( http://www.zhyyyj.com/)上线,智慧医养的推广取得里程碑性成果。“中国老年人才网”(www.zglnrc.org.cn)正式上线。

7.福建、浙江、山东、北京等地出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政策,构建适老化就医环境,对智能服务终端提出要求,为老年教育和数字消费等提供技术支撑。

8.蓝马甲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助力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筑牢安全反诈意识,成效显著;滴滴通过线下“传、帮、带”模式,全面提升老年人认知和技能水平。

9.北京、上海等地成立大型国资康养集团,社会资本加速布局康养产业,加快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步伐。

10.广东省民政厅等六部门发布《广东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2-2026)》,引领养老服务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左美云表示,这十件大事也体现了智慧医养领域发展的四方面特点。

首先,国家持续发布智慧医养政策。智慧养老和健康纳入“十四五” 重要规划,一系列文件设置了智慧助老行动,并强调了全周期人群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

第二,适老化设计和改造要久久为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报告(2022年)》,并成立数字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联盟。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构建适老化就医环境,切实解决老年人在就医场景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也就是说,今后不但要注重适老化改造,更要注重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研发最初的适老化设计。

第三,更加注重智慧医养能力的建设。今年的十件大事中涉及的政策和应用强调要提升供给能力,各地政府强调智慧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设,成立国资康养集团,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更加重视智慧医养标准和资源建设。各地区研制和发布了许多智慧养老相关标准和规范。“我们希望,加快国家标准的建立和体系化,并逐步将标准体系落实。”左美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