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骆香茹
“空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和平是人类的共同理想,空间技术和平利用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各方同心协力、合作共赢。”11月18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在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上强调,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离不开各方合作。
在上述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多位与会者表达了与罗晖相同的观点。
此次大会执行主席、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天怡强调:“在空间技术探索和平利用的旅途中,也许我们会穿越迷茫的荒野,但只要我们秉承‘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的宗旨,以地球公民的视野胸怀世界、仰望星空,共同踏入合作的文明轨道,一定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的梦想。”
大会名誉主席、乔治·H·W·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尼尔·布什也表示:“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因素促使各国找到共同利益并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以及健康等问题。众所周知,这些挑战非常艰巨且依然威胁着人类生活。而太空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为此,各国应保持分享与合作的心态,共同应对挑战。”
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举行(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骆香茹 摄)
记者了解到,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为宗旨,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宇航员、企业家、金融家、教育家等探讨空间技术和平应用与转化、科技创新与发展、科学普及、人才交流与培养等话题。
据悉,为期3天的大会包含10场专业论坛。在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太空医学、太空商业化、航天育种、空间交通管理、太空电梯、月球保护等话题作主旨报告并展开讨论。会议期间还将发布《科学家关于空间技术和平利用的倡议书》。
“大会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促进科学交流、产业创新、科普教育的国际新平台。”大会联合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让-米歇尔·康坦表示,大会相关的报告和学术讨论有助于人们关注疫情、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问题,并为空间技术的和平利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本届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电子商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