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银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我深刻领悟到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和殷切期盼,感受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和时代责任。”10月16日上午,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和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的李胜,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
贵阳高新区是李胜的福地,由其领衔打造的“东方祥云”大数据平台,集气象、洪水、旱情态势分析和监测预警功能于一体,正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写照。
传统洪涝灾害预测,一般只能提前20分钟发出预警,一旦发生洪涝灾害,老百姓很难在短时间内撤离。针对这一痛点,李胜依托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沃土”,提出天、空、地一体化预警的思路,他甘做水利大数据领域的“拓荒牛”。
从全球网格化计算分析着手,在攻克了大数据洪水预报核心算法之后,“东方祥云”大数据平台的不断升级,从一开始30分钟计算大小流域并预警,到目前,只需2分20秒即能实现全国670余万计算断面72小时洪水预报。
2014年,贵州省举办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东方祥云”从8615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荣誉“云端大奖”,被评价为“大数据时代的颠覆性构想与实践”。
在李胜看来,预警信息早发出一分钟,对挽救生命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东方祥云’能将中小流域山洪提前1至4小时预警,大幅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18年,“东方祥云”助力贵州成功应对11次暴雨洪水侵袭,帮助提前转移群众1.63万人;2019年6月,“东方祥云”提前10小时预测预警连接贵州和四川两省铁路轨道遭受淹没的风险;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部门利用“东方祥云”共发送预警信息28万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历史性极端暴雨下的山洪灾害零死亡……
“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一个党员的责任。”李胜说,未来,希望能在洪水预报的精度、速度和广度上取得新突破,并努力向多灾种联合预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