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加快建设 着力打造交通新基建和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发布时间:2022-09-08 13:54:1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7316次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9月8日,广西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广西钦州举办,标志着平陆运河正式实现实质性开工、持续性建设。目前,先导建设工程、二期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工作、与科研机构沟通对接和重点课题研究等正在加快推进。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大会上强调,平陆运河建设要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法依规、阳光透明,把平陆运河建设成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全力推动广西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写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广西新篇章。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宁讲话时强调,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按照“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的建设方案,全面统筹、科学施工、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不出任何问题。妥善安置搬迁群众,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真正让群众受益、让人民满意。

广西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8月28日以来,平陆运河建设正式进入开工模式。先期工作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序推进先导建设工程。截至9月7日,马道枢纽一期工程进场施工人员共255人,挖掘机33台,自卸汽车156辆,已完成开挖土石方67.8万立方米;青年枢纽一期工程进场施工人员397人,挖掘机57台,自卸汽车200辆,已完成开挖土石方83.4万立方米。二是快速推进二期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工作。8月30日已完成二期工程勘察设计开评标工作,9月6日向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快速推进全线勘察设计工作。三是加强与科研机构沟通对接。已确定平陆运河土石方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大型省水船闸高效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等5个专题研究内容及关键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相关研究工作。四是深化重点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快推进土石方综合利用工作落地实施、项目综合开发研究,优化航道尺度、船闸门槛水深等相关工程技术研究,科学、审慎确定有关技术指标,实现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

“平陆运河建设广受关注、备受期待。”该负责人表示,2018年3月,广西交通运输厅将平陆运河规划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实质性的操作推动,一方面推动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各项重大规划,一方面聘请国内顶级机构进行了系统研究。

据介绍,经过4年多的科学论证和持续优化,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编制及11项专题研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28项专题研究,以及先导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在此过程中,有160多个机构、数以万计的人员参与,其中有院士、大师、权威专家800多人,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打造优质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全力推进平陆运河建设。一是坚持高标准设计。始终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战略的眼光,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对标国际一流,在平陆运河通航建筑物、航道尺度、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等永久设施建设留足未来发展空间;同步推进江海联运规划设计,确保船舶江海直达、便捷换装;着力打造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二是加强高质量建设。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将现代工程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深度融入运河建设全过程,实现优质施工、优质监理、平安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不出任何问题,在工程质量、韧性、可靠性和本质安全水平上达到世界一流,成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典范。三是加大高效能管理。构建运河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全过程设计咨询、全过程质量监测,实现项目数字化管理,在运河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模式、项目法人现代治理、工程建设养护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成为全国运河开发的典范。四是强化高科技支撑。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突破省水船闸、生态航道等核心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智慧水利等融合创新,着力打造交通新基建和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加强标准规范体系研究,推动平陆运河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五是实现高水平安全。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理念,着力提升运河基础设施品质和本质安全水平,坚持科技兴安,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工程安全,完善安全支持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运河运行安全。

平陆运河是新时代的“国字号”工程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全长135公里,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项目开发任务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其中静态投资704.6亿元,建设工期5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