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快推进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
发布时间:2022-06-17 11:58:2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6564次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在京召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讨会,加快推进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和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

中国地质调查局供图

据了解,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21年获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其中,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站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设,是我国首个“深孔—浅孔—地表”三位一体的国家级四维长期野外站,重点围绕资源能源形成过程、环境变化和地震地质成灾的深部地壳活动等关键问题进行观测研究。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站依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建设,是我国首个研究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地面沉降防治的国家级综合性野外站,重点围绕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地面沉降防控等关键问题进行观测研究。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建设,是我国首个研究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综合治理且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国家级野外站,重点聚焦岩溶生态系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问题进行观测研究。

研讨会上,3个国家野外站依托单位分别介绍了野外站建设的总体目标、研究方向、主要进展及成果和下一步工作部署。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野外站建设要进一步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主动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支撑服务,积极牵头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聚焦自然资源部职责加强业务谋划;同时加强开放共享,联合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打造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各依托单位要对照国家野外站建设方案和预期目标,总结平台建设的进展成效和成功经验,梳理建设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应对措施,并在人员编制、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科研场地、仪器设备、后勤服务以及激励和保障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各野外站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在确保野外观测研究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坚持野外一线多要素观测,建立可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便捷的操作流程和观测技术方法;充分发挥野外站的公共观测和试验研究平台作用,尤其要与各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开展业务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需求和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