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波:构建新生态系统 协同创新服务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21 16:37:27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861次

“高水平大学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中正演化产生新的形态,在与国家和区域的战略互动中形成了以自身为引擎,汇通中外、产教互融、协同共生的新生态系统。”在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期间,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任少波表示。

任少波介绍,这种新的生态系统具有多主体互动、全链条创新、全要素贯通、新结构生长的特征。高水平大学作为引擎和核心,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构成多主体互动。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孵化,形成全链条创新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人才、资金、平台载体、基础设施、金融等全要素贯通,共生互融产生一种新的生态。在这种新生态中,大学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结构,即科教产教融合,校区、园区、社区共建共享共生。

任少波认为,在这种新生态中,大学走向未来社会中心并呈现新的功能,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涌现,成为城市生长发展新的动力来源,重塑城市的产业走向和空间形态。以浙大与杭州城西科创走廊为例,浙大与城市的互动共生催生了新产业和新空间。

“高水平大学正在成为人才汇育地,引天下英才,育创新创造之才,这种人才引育与区域的生产力发展实现战略匹配;成为区域和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大学通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要素的供给能力,从而驱动城市和产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的创业加速器,通过人才、科研和多种要素汇聚来培育服务强国建设的创业大军和品牌。”任少波说。

任少波介绍,浙江大学正在努力打造创新引领的创业品牌,由一系列创新创业创造的课程、实践、体系和生态构成。目前,浙大开设了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辅修和AI微课程于一体的系列创新创业课程,构筑了完备的实践平台,包括科研训练、双创竞赛、国际交流等。此外,在全校形成了创新创业体系,包括创新创业学院,创业管理相关学科、创新创业管理特色班级和创业转化孵化空间等。在校外,浙大还与社会互动形成了“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新型产教融合园区,建立全链条创业支撑系统,汇聚“浙大系”创业力量。

“新功能必然产生新的结构。”任少波谈到,在这种新生态中,大学与社会交接处产生了一种新结构。校企地多方力量打造联合创新平台,建立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交互和适配机制,促进创新创业的要素集聚与活力增强。例如,浙大与浙江正在共建环浙大创新创业生态圈、构建辐射全省的科技创新策源网络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高地。

任少波认为,创造性人才是新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要以创新创造为目标改革育人模式,吸引集聚全球杰出人才,锻造具有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人才。浙江大学通过全周期浸润式的学术引领、一流学科支撑的个性化培养、面向科产前沿的能力成长、正向激励的多元评价和教科人一体的开环整合生态,促使“会读书的人”成为“会创造的人”。

“浙大求是校风铸就了大学精神的灯塔,在与区域文化的交融互动中,为新生态注入追求真理、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任少波表示,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浙大人求真务实、创新创造的基因密码。浙江精神和求是创新精神交汇共生,逐渐塑造了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大学在与国家和区域互动中构建的新生态系统,打开了大学的边界,推动了产业变革,重塑了大学价值,但也会给传统的办学模式带来一些冲击。我们要守正创新,立足本职,又开拓边界。我们意在建设一所全球卓越的创新型大学,对未来大学新形态进行一种探索,也希望为全球高等教育变革探路。”任少波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