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29 20:57:36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772次

“高校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阵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校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日前,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任友群介绍,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铸魂强师的核心抓手,推动广大教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勇当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排头兵。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育人和教师成才全过程

任友群指出,要坚持把教育家精神贯穿、融入到教学育人和教师成才各环节、全过程:一是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二是贯通科学研究主渠道,实现教育家精神与学术创新深度融合;三是拓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搭建教育家精神践行新平台。

“课堂教学是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的核心载体。”任友群提出,高校要探索构建“三维联动”机制:构建“教育家精神+”课程体系,开发教育家精神专题教学模块;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培养培训,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开发沉浸式育人载体,引导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渗透育人智慧。

谈到教育家精神与学术创新深度融合,任友群认为,要着力强化学术研究的价值引领,在科研立项、成果评价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者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鼓励师生围绕教育前沿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不断健全学术规范制度,通过典型案例研讨、科研诚信承诺制等形式,筑牢学术创新的道德基石。

任友群表示,践行教育家精神,还要不断拓展社会实践大课堂。要深耕基层沃土,紧密对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师资共育、课程资源共享等长效机制;要链接产业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师生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设计未来教育场景等实践中锤炼创新能力;要树立全球视野,构建全球教师教育实践网络,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议题研究、跨文化教育援助等项目。

实施差异化评价模式 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

任友群介绍,山东大学在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实践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高校教师发展规律,构建起“师德筑基—分类评价—通道拓展—团队赋能”四位一体的改革体系,形成了具有示范价值的教师队伍建设经验。

“学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严格师德把关,将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准入、晋升、考核的首要标准。持续打造‘光荣的使命’教师思政品牌,大力加强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选树宣传。同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密切校院联动、部门协同,严格惩处师德违规问题,规范追责问责机制,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行为的刚性约束。”任友群说。

在分类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山东大学创新实施差异化评价模式。任友群介绍,岗位设置方面,学校细分教学科研型、应用技术开发型、国防型、学科交叉型等岗位类型,每类岗位对应特色评价标准。成果认定方面,突破传统评价范畴,人文社科类纳入了咨政建议、智库研究、社科获奖、文艺作品等;自然科学类拓展了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工业设计、行业标准等,此外,在教学领域把课程建设、教学比赛、教材撰写等方面也作为评价对象,促进不同学科教师发挥专长找准定位。

“学校设立标志性成果直聘通道,对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教师实行特殊评审机制。针对青年教师构建破格晋升‘绿色’通道,支持青年人才成长。”任友群表示,山东大学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与制度保障,赋予重点科研团队岗位设置、绩效分配等自主权,向重点科研平台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允许教师在多个学科领域参与评聘,鼓励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倾斜,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对教育变革产生广泛影响。任友群表示,山东大学始终秉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体系化培养、学科化融合、生态化赋能”为核心路径,系统性推进教师队伍能力跃升与范式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任友群介绍,学校将人工智能能力作为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打造“基础通识+专业进阶+实践创新”三级培训体系。依托“AI时代教师必备技能工作坊”等品牌项目,定期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培养未来教师。同时,通过动态追踪教学科研数据,为教师提供个性化能力诊断与发展建议,实现精准化、数据驱动的教师成长新模式。

2024年5月,山东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任友群说,近年来,学校系统实施“大人工智能战略”,整合计算机、数学、医学等学科资源,构建跨学科教研平台。以“AI+X”模式推动学科深度交叉,在临床医学、新材料、经济学等领域建成智能教学创新团队。构建“1+N+X”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立“智能教育案例库”“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载体,全面激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任友群还提到,学校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汇聚教学、科研、管理全维度数据资源,建设教师画像,为教师提供智能备课、学术热点分析等精准服务;搭建“智能教育工具链”,自主研发AI作业批改、虚拟教研室等系统,推动教师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智慧教育教学管理与支撑体系,打造数智化师生服务大厅,切实提高教师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任友群最后表示,山东大学将持续深化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着力构建“精神引领—制度保障—文化滋养—实践升华”的良性生态,努力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中走在前、作表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山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