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发布时间:2025-07-03 20:32:41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704次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郝孟佳)2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

据统计,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遴选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调研发现,一批高校“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超过8成参与“微专业”学习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学习补齐了知识和能力短板,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为最终落实去向提供有效帮助。

为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教育部指导各地支持高校办好校园招聘活动。6月份,各地组织省级招聘会124场,校级招聘会3358场,提供岗位超380万个。7月上旬,各省级教育部门计划开展省级招聘会超50场;各高校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超700场,预计提供岗位超100万个。

教育部还全面推广、智能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完善归集发布机制,加大与社会招聘机构和各地各高校岗位共享力度。截至目前,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累计举办线上专场招聘111场,汇集发布共享岗位超1900万个。

2025年4月,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AI助手“智慧小业”,依据毕业生对工作地点、行业领域、薪资待遇等需求,为毕业生提供岗位精准匹配推荐、生涯规划、政策咨询等个性化、智慧化就业服务。累计服务用户3.3万人、实现问答交互超7.7万次。

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提供有温度、有针对性的帮扶服务。会同共青团中央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高校团干部与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截至6月27日,已结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近万人。

此外,教育部对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作出部署。支持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有求职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就业见习等尽早落实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