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课程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道德与法治课怎样上才有活力?英山县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和研讨这些问题。近日,实验小学教务处主办了以“活力课堂”为主题综合学科研讨课。本次研讨活动于3月9日—3月23日举行,分上旬初次试讲、中旬研讨打磨、下旬公开展示三个阶段。
课堂初展风采。3月9日上午,王颖老师在三年级试讲道法课《爱心的传递者》,道法学科所有老师参与听、评课活动。王老师在《爱的奉献》背景音乐中带领学生感受世间美好,走进爱心中。课中,王老师使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设计有效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融入课堂。课后,学科带头人王秀娟老师肯定了王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同时指出道法课的设计要坚守道法课程特色,即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更要关注当前时事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高薇老师指出老师要以生为本,要放手话语权,让学生多思考多说,最终要把“爱心”落实到行动中。
研讨碰撞智慧。在两位名师的指导下,王颖老师重新搜集时事资料,认真研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研组长多次探讨、打磨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王老师再次在其他班级试讲,一堂高质量的研讨课初见雏形。
专业引领方向。3月23日上午,王颖老师公开展示道法课《爱心的传递者》,获得在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校妇工委王淑桃主任首先肯定了王老师此次研讨课贴近生活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王秀娟老师指出王老师此次公开课经过打磨后,实践操作性强,富有课程特色。最后,道法教研组长彭易伟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指出小学道法课要真正地回归生活、指导生活、高于生活,使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作用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这是课程的价值追求,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
春风浩荡三千里,策马扬鞭正当时。此次综合学科教研组活动,把小科教学中的一些疑难困惑、教学设计、课程特色进行了有益的探究,让教者受益匪浅,观者深受启发,也让小学科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活动既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也将为进一步提升道法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