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教育部召开第四场新春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2020年疫情暴发,为保障“停课不停学”,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运而生,到目前已整整两年。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指出,彼时该平台主要提供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资源两大类资源,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平台服务了1.8亿学生居家学习。云平台至今累计浏览次数达到64亿,“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日均浏览数量显著增加,受到师生、家长、社会广泛好评。
为适应新形势,吕玉刚在会上介绍称,教育部在总结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并将原来的“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吕玉刚表示,升级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后教育资源,并且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4类资源,共有6个板块,进一步凸显了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
据介绍,平台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10335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另外外部链接了60个专业网站共享有关资源,资源总量得到了大幅增长。下一步,还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丰富扩充资源。
而在平台建设应用的保障措施方面,吕玉刚表示,教育部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工作,对于入选平台的优质资源,教育部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对观看次数多、评价反映好、使用效益高的资源,对提供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把资源提供和使用情况作为教学成果评定、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教育部也在会上表示,欢迎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教育部将根据试运行情况各方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并于3月底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在试运行期间原有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继续运行。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