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最美” 看见微光
发布时间:2025-08-29 16:34: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点击:1432次

近日,2024年“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却用坚守、服务与创新,在平凡岗位上写下不凡答卷。这些奋斗故事的背后,藏着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更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最质朴也最磅礴的力量。

“最美”密码,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守,筑牢铁路安全的“生命线”。铁路安全,一头连着千万家庭的期盼,一头系着经济发展的命脉,而“最美铁路人”正是守护这条命脉的“排头兵”。孔祥配驾驶列车23年,将济郑高铁联络线每处坡道与曲线刻进心里,安全走行407万公里;陈永红在海拔3100多米的祁连山巅守护供电设备十年;马万里握检查锤30年,能从隧道光滑外壁找出内部空隙。他们以“不怕苦、不怕难”的劲头,把安全责任刻进每一公里铁道,让钢铁大动脉始终平稳运行,这是铁路人对“平安”最坚定的承诺。

“最美”密码,是“把旅客装在心里”的服务,传递民生温度的“幸福感”。铁路是民生工程,每一趟列车、每一个车站,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期待。“最美铁路人”用真情服务,让这份期待照进现实。车菲菲遇春运列车晚点,筛选改签车次、手绘路线,帮换乘旅客抢回除夕团聚时间;李元在深圳北站,针对港籍与外籍旅客“语言壁垒”,推出 “英语通、粤语通”等“四通”服务。他们把服务做到细微处,让铁路不仅有“中国速度”,更有“中国温暖”。

“最美”密码,是“敢啃硬骨头”的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最美铁路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王中美面对钢轨低温焊接裂纹难题,反复调整参数,让焊花绽放在世界级桥梁;丁巧仁嫌大秦重载列车通信测试“耗时 4 小时、需两人配合”,从开关灵感中研发新工具,效率提升 90%;王超在中老铁路发现动车组“欠压板烧损”,深夜查资料找根源,推动更换配件排隐患。他们不满足于“会做”,更追求“做好、做精”,用技术创新填补空白、用工艺优化提升效率,让中国铁路技术不断迈向新高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铁力量”。

汇聚微光,终成星河。“最美铁路人”把坚守当信念、把服务当责任、把创新当追求,用劳动者的接续奋斗托举14亿人的美好出行愿望,汇聚起奋进中国的磅礴力量,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魏科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