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是“管不住”,不是“治不好”
发布时间:2025-11-15 12:30: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admin  点击:1076次

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常陷入“终身服药”的绝望中。一些“小胖墩”患糖尿病后,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感到无比焦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杨进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主任医师赵林华,针对低龄患者特点强调:只要医患配合,做好管理,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有逆转的机会。

杨进介绍,年轻患者和中老年患者面对不同的疾病管理痛点。年轻患者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锻炼,有的每天3次用药都无法做到,对此,医生可针对性地为其制定长效的简易方案。“比如有些药物一天用一次,早上或者晚上使用,不用带到学校、工作单位。如果不方便运动,桌子下放一个壶铃或弹力带,利用碎片时间锻炼。”

据赵林华介绍,门诊有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超重肥胖型,多因暴饮暴食、熬夜、久坐等致病,初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血糖已经很高。减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赵林华表示,在饮食上,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控制摄入总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量饮食,饮食应该相对清淡;其次是调整饮食顺序,可以先喝汤,再吃蔬菜、蛋白质和肉,最后吃主食;第三,饮食要缓慢,避免过快饮食导致摄入食物过多。

在运动上,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素质,适当增加具有一定消耗的运动,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游泳、球类等高强度运动,没有时间的则应进行散步、快走等运动。“要管住嘴、迈开腿,减轻体重,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她说。

杨进表示,有一小部分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管理,可以在血糖控制完全达标后停药,“他们生活方式管理得非常好,健康条件和胰岛功能也比较好,这部分患者才有可能停药。”

他介绍,2型糖尿病可缓解,但并非治愈。缓解指的是血糖控制良好,且停药3个月以上血糖仍保持正常,“我们需要评估患者自制力和随访意愿。如果治疗效果非常好,我不担心他们反复出现问题,(再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给他们用药即可。”

但对于多数患者而言,杨进不建议停药。他解释,一个人患有糖尿病之后,胰岛功能很难恢复到健康状态,加上很多患者管理不善,容易懈怠。“很多患者认为自己血糖控制好了就是治愈了,可以放开吃喝,这时候病情很容易加重,甚至出现了并发症才回来找医生。”因此,如果判断患者没有定期随访的意愿,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即使血糖控制完全达标也不建议停药。

另一些年轻患者确诊之后,认为糖尿病将伴随终身,从而产生绝望的心理。在临床治疗中,赵林华常常鼓励年轻患者不要放弃自己,“糖尿病并非一定要终身服用降糖药,医生要给这部分患者信心。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再配合治疗,很多患者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达到糖尿病缓解”。

杨进从患者的心理出发,在诊疗过程中鼓励患者并为其设定目标,“我不仅给他开药,还告诉他血糖控制得特别好,鼓励他保持这个状态”。

杨进用完成工作来比喻人体的胰岛功能。假设一项工作需要一天24小时才能完成,就需要他人协助,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已经超出了胰岛功能负担的极限,因此需要药物来协助胰岛工作。他鼓励患者,不要把长期吃药当作负担。这其实是给身体找了健康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