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体重健康吗?答案可能不只在秤上
发布时间:2025-09-25 21:28:54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210次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体重只是衡量健康的一个参考,从来不是唯一的答案。真正的健康体重,不仅仅是秤上的数字,更关乎体脂、肌肉、代谢状态,以及自己内心的舒适与活力。

体重数字:健康“冰山一角”

很多人提到健康,第一反应就是站上体重秤称重。但其实,体重仅是评估健康的一个维度,远远不是全部。

向大家介绍一项常用的健康初步评估工具:体质指数(BMI)。它的计算很简单:体重(kg)÷ 身高(m)²。

我国成年人体质指数标准为:

正常: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BMI≥28

需注意,BMI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肌肉多者可能BMI高却健康,而某些BMI正常者可能因脂肪超标(尤其是内脏脂肪)过多隐藏健康风险。

小心“隐形杀手”:内脏脂肪

人体脂肪的分布并不均匀,腹腔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导致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内脏脂肪隐藏在腹部深处,包裹着内脏器官。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印发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内脏脂肪过多与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的关联更密切。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不胖”,却可能面临多种代谢问题。

可以用一个简单实用的指标“腰围”进行自测。根据我国标准:

正常范围:男性<85cm,女性<80cm

风险提示:男性≥90cm,女性≥85cm属中心性肥胖

体脂率:评估健康更精准

BMI和腰围有参考价值,而体脂率能更全面地反映身体成分。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它是衡量身体成分更直接的指标。即便BMI和腰围相同,体脂率不同,健康状态也可能不同。

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25%(男性)、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超过这个范围,即提示潜在风险,即便体重正常。

常用测量方式包括体脂秤和皮脂钳等,居家建议可选靠谱体脂秤进行日常跟踪。

掌握科学方法,迈向健康体重

一是优化饮食结构。确保膳食均衡,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豆类)、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薯类)及足量蔬菜水果。控制添加糖及加工食品摄入,保持适度的热量缺口,而非采取极端节食。

二是结合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搭配2-3次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增强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

三是关注生理与行为因素。保证7-9小时优质睡眠,管理压力,避免长期高皮质醇促进腹部脂肪堆积。建立可持续的习惯,而非采取短期极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