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156天后,滴滴的“美国梦”终于醒了
发布时间:2021-12-09 08:23:17  来源:象视汽车 企鹅号  作者:象视汽车  点击:9749次

从来没有一家独角兽,像滴滴一样,上市和退市都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要钱不要命”的滴滴,在美国资本市场渡劫156天后,被打回原形,它的“美国梦”终于醒了。

1.滴滴美国退市?

近日,沉寂已久的滴滴突然发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滴滴这一申明顿时引发市场热议。业内人士指出,退市是对滴滴的一次严重打击。滴滴上市即崩盘,股价断崖式下跌,目前近乎腰斩,仅为7.8美元。若根据上市的14美元发行价进行补贴,按照当初44亿美元的募资额,滴滴退市至少将付出上百亿人民币的赔偿,而且还面临监管机构的巨额罚款。

2.渡劫156天?

滴滴当初的上市,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今年6月30日,滴滴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百年党庆的前夜,以突袭的方式登陆美国,由此引发强烈地震。一意孤行的滴滴,其实小算盘打得很精,希望尽快将“生米煮成熟饭”,抢在被处罚之前,能够在资金更加充沛的纳斯达克快速上市,获取更高的估值,卖个好价钱。滴滴这种“要钱不要命”的行为,无异于孤注一掷的赌博投机,震惊了所有人。

滴滴为何如此大胆?它的确有所恃。滴滴在中国拥有1300万司机,占有90%的出行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背后的股东也很牛,日本软银、阿里巴巴、腾讯。孙正义、马云、马化腾,都能为滴滴背书。滴滴2号人物柳青,是“企业家教父”柳传志之女,柳传志的能量和影响力都非常大。但是在国家安全面前,上述这些都是浮云。在美渡劫156天后,滴滴终于低头,打回原形,从美国退市。

3.美国梦醒了?

作为出行市场的独角兽,滴滴拥有着天量的数据,关乎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这绝非危言耸听,在中美的新竞争格局下,美国早就举起了被认为主要针对中概股的铡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所有在美上市的公司必须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供“会计底稿”。无奈之下,我国监管部门只能出手,对滴滴进行网络安全审查,下架滴滴共25款APP。对国家监管和民意舆论毫无一点敬畏,滴滴为自己的利令智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滴滴在美渡劫的156天,新用户注册是被勒令暂停的。出行市场的其他玩家,犹如被打了鸡血一样,疯狂蚕食滴滴的市场份额,比如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打车等。滴滴的传统阵地,节节失守,这也影响了滴滴未来十年发展的基础。正在快速切入造车行业的滴滴,本来依靠平台的力量和海量的网约车司机,拥有着绝对的市场优势。但是一旦滴滴核心业务的龙头地位不再,那么造车业务的最大优势,也就随之消失。

当然,滴滴被打回原形的同时,也迎来重生。从美退市,回港上市,这意味着监管层与滴滴达成了一致,说明滴滴在在合规、数据、安全等上面的整顿工作,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乐观地看,滴滴或许不久就会重回运营正轨,旗下的APP产品,可能很快就会恢复上架。但是滴滴失去的不仅是市场,还有口碑。对于远渡重洋156天后,背负着重重压力踏上归途的滴滴来说,未来的路不算泥泞,但也绝非坦途。